一、项目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2013年通过遴选确定的第二批广东省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4〕85号),建设期两年,预计投入建设经费400万,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
二、项目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力争在现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建设,通过行业引领、校企对接,将专业建成广东省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引领全省高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高本不同层次人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
具体子目标:
1、 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深化过程管理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广东省轨道交通企业客运、行车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2、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级为核心,实现职业岗位对接,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中高本衔接),使本专业的核心课课程标准成为全省同类专业通用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 将专业师资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利用师资优势,建成轨道交通站务类岗位在职员工培训、技能鉴定及广东省同类专业师资培训基地;
4、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带动运营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专业群体优势,把专业建成广东省特色专业。
三、项目建设内容
1、强化校企合作集中,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1)组织机构建设——依托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充分利用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携手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知名大企业,拓展专业教学委员会功能。
(2)校企合作制度、内涵建设。在机构设置的同时,注重加强制度和内涵建设。根据学校有关制度文件,结合轨道学院专业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配套管理细则。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校企合作内容。面对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大的特点,充分利用企业人才需求旺盛、校企合作意向强烈的优势,以轨道交通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探索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安排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习、向合作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教师承担企业技术革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技能鉴定培训等措施,增添彼此信任和了解。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展用人动态调研、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培养、技术服务、教学评价、学生技能大赛赞助、专业奖学金设置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设备、工作环境资源,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实现订单培养,吸收和消化企业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
(1)以学生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推动学生素质的提升,以技能竞赛和学生专业协会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以项目训练和课程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性、机动性强的特点,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运营技术高的特点,将学生的服务意识、人际沟通、事件处理、安全意识、职业迁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课程项目、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各教学环节和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和实践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2)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衔接和系统培养,积极推进本专业招生制度改革,重视中职生源的组织与开发,重视和本科的衔接,开展中高本衔接的专业标准研究,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特点,深入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目前成果的基础上,完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以下关键问题:
(1)构建“订单培养”的高效能校企合作组织体系。结合订单培养的特色,在人员组成、制度文件、日常管理流程、日常办事机构设置等校企合作组织体系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形成校企协调、高效的合作机制。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紧贴岗位、职业素质为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育人思路,依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地铁站务员、车站值班员、客运员、行车调度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构建基于车站站务、行车调度以及铁路站车运输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图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能力分级单元库构建流程
(3)制定基于“订单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主导对订单培养的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各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校企双向对接: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践教学需要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与强化;二是实训教学与专业岗位技能对接,专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在实训教学中训练到位;三是素质培养与企业用人对接,将企业用人需要的素质,如企业的历史、文化、思想、管理制度、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纳入教学内容;四是学生角色与工人角色对接,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人的角色,创设企业的文化环境,模拟企业的车间管理,加强学生到企业的见习和实习。
图2 能力与岗位对接
(4)完善基于“过程管理”的订单班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结合目前校企合作的新形势和特点,以地铁订单班为示范,在共同开展教学组织、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和共同进行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图3 企业在地铁订单班中的课程教学组织计划
4、强化实践育人,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突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运行良好的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由课程实验和仿真实训、校内生产实习、校内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组成的进阶式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条件。
(1)校内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一体化室为中心的运营技术实训基地。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新建、扩建、改造和重组实训室,建设由城市轨道交通模拟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控制中心、车站监控系统等组成的实训基地,以及实训室配套教学软件、实训项目指导书、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使本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占全部实训课时60%以上,满足专业生产性实训、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究的需要。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实训仿真软件、以及实训设备的联网操作,进行多个项目的虚拟操作实训,为实践操作前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多种有效途径。
(2)依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重点加强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企业教学基地(厂中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3家,使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到近10家,重点建设1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成“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实践育人。
(3)校企共管,切实做好企业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5、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轨道交通技术教学团队以现有的“岗位导向型”订单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引进、聘请、培训等,进一步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在岗位职业能力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化开展建设,进而开展更高层次的教学改革研究、社会服务项目,使得教学团队的水平进一步整体提升,并将教学团队取得的各类成果“反哺”一线教学,进一步推动订单人才培养,推动教学团队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促进教学团队水平提升、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性长效机制。
(1)实施团队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构建辐射强劲的品牌型团队。建设期内,安排专项经费,开展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全面主持负责专业的建设,包括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建设等;每年到国内知名高职院校或行业院校交流学习2次以上;每年参加省内及国内高层次专业会议至少1次。
采取“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方式,创造条件,实施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根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遴选与管理办法》,结合教学团队实际情况,通过2年时间的建设,重点培养师德高尚、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负责人1名,负责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实训实习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建设期内,对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工作给予足量的课时补贴,优先安排国内外进修、考察和学术会议,优先推荐专业负责人申报国家、省部级、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2)加速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富有活力的成长型团队。加强本团队在专业上相对薄弱环节后备力量的培养。保证每个时段都有适当比例的中青年后备力量。采取“走出校门”和“深入企业”等培养措施,鼓励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学习和进修,并给予制度和资金上的保障。形成学历、年龄、学科等方面结构合理、梯度合适、年富力强的成长型团队。
对团队骨干青年教师,在团队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带领下,系统、全面参加专业建设,包括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室建设方案等,骨干成员每年外出交流、学习1次以上;创造条件使全部骨干成员参加省厅级教科研项目研究,支持骨干成员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发表论文等。
(3)完善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打造卓越的技能型团队。按照“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建设原则,实施兼职团队培养计划。根据学院制订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方面的文件,实现兼职教师队伍,与专业教学队伍密切合作,双向互动,教学相长。
对团队聘请的兼职教师,加强其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培养,使兼职骨干教师真正融入到学院教学工作,发挥一线工作经验,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6、实施第三方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2)依托研究机构进行“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跟踪评估”研究咨询。
(3)实行企业生产实习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4)构建企业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开发教学质量动态网络监控和诊断预警系统。
7、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终身学习途径,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知名企业,共同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推进订单培养、广州地铁顶岗实习等专业特色项目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订单培养重抓教学质量;地铁客运顶岗实习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
以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院级实训基地为平台,在开发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行车调度培训及其它职业技能考证培训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开发客运组织仿真及无纸化考试系统,积极申请轨道交通车站值班员、客运员、调度员等技能鉴定资格。
8、促进资源共享
(1)校企共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整合校企共建的优质核心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等多媒体形式,企业合作开发培训教材、仿真流程和演示动画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资源丰富、共享程度高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2)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以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探索盘活轨道交通专业群实践教学资源的新路径,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融合、企业渗透、校校互补,以服务区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实践资源共享机制,从而为培养轨道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预期建设成效
通过两年的建设,达到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要求,促进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并为国内其他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成为专业服务产业的示范。
(1)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进入订单培养的比例达到70%,初次就业率在98%以上,对口率达75%以上,专业满意度达到8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到85%以上。
(2)专业建成基于工作岗位典型任务分析的课程体系和4门优质核心课程及1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全部免费共享,使专业约400名在校学生、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行业企业人员受益。
(3)建成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为轨道交通专业群在校学生的课程教学、实习、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支持;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同类院校专业实训室建设。
(4)教学团队人才梯队合理,高职教学理念先进,课程开发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技术能力强,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方面成为地方有影响力的技术服务团队,为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6)探索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7)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实训基地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中心,使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加,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